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西部,东邻白洋淀,西依太行山,南北为广阔富饶的冀中大平原,与京津两市呈三足鼎立之势,素有“南通九省、北控三关”、“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之称。全市面积2.2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 1012万人,有汉、满、蒙、回等19个民族,是全省人口最多的城市。
保定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1978年在保定市南郊古河道中发现了古象化石、鸵鸟蛋和众多的古脊椎动物化石,证实了距今几万年以前,保定市就已四季无霜、森林茂密,成为古脊椎动物和人类生存的良好场所。殷商时代我们的祖先在这里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为燕赵领地,西汉初年,开始设治置邑。宋代为防辽金入侵,改称保州,金贞佑元年,城垣毁于战事,元太祖二十二年金将张柔重建城池,保定成为燕南一大都会。明朝为保定府,清康熙八年始为直隶省会,自此保定成为河北省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国解放以后,保定曾两度成为河北省省会,后改为河北省省辖市。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对外开放城市。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原保定地市合并为保定市。
保定市地处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延伸至太行深山区,坡降平缓。市内有大小河流12条,其中漕河、唐河横贯市境,丰富的地下水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肥沃的冀中平原历来是我国著名的粮、棉、油产区,盛产小麦、玉米、花生、棉花、稻谷、豆类等。还有全国闻名的阜平大枣、顺平鲜桃、涞源核桃等。西部山区有50多种矿产资源,其中包括煤、铁、铜、锌、铅、石棉、云母、花岗岩、大理石等。保定市已经成为门类较为齐全的新兴工业城市。
保定市是一座令人神往的城市,大自然不但赋予保定丰富的物产,而且赋予这里的山川特有的灵气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它的文物古迹、革命遗址达几十处之多,其中被列为国家级的保护文物有:对研究汉代历史和考古有重要意义的西汉中山靖王墓;现今国内保存最完整的省级衙署——直隶总督府;规模最大、保留完好的冉庄地道,它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冉庄人民创造的一种独特的人民战争形式,利用地道配合我军与日伪、国民党军队的斗争。此外还有坐落于古城中心,溶南北园林艺术风格为一体的已有1300年历史的古莲花池;建于宋金时代的大慈阁、古钟楼;透着慷慨悲歌之气的古易水和燕下都遗址;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化高等军事学府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遗址和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也在保定市境内。连同景色秀丽、物产丰富的华北明珠白洋淀、野趣横生的涞水野三坡等等,使保定市形成了一个以市区为中心,四周山青水秀,古代建筑点缀其中的旅游区,展示了古城的历史风貌和传统特色,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