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革命纪念馆位于化龙桥地区,距市区8公里,是国共第二次合作时,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在重庆的办公地址。毛泽东同志到重庆谈判,也住在这里。纪念馆还包括市区内的曾家岩50号分馆、桂园和《新华日报》营业部旧址。
歌乐山烈士陵园位于重庆西北部歌乐山下,距市区17公里,以前称“中美合作所旧址”,1984年7月更为此名。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为交换对日作战情报,美国海军驻华小组和国民党军统局在此设立了情报机关。抗战胜利后,“情报机关”的意义消失,这里成了国民党当局关押、刑讯、残杀革命人士和共产党员的地方。解放后,修建了烈士墓、纪念碑,并设立了展览馆,陈列了大量的实物、图片和资料。
南山公园和“陪都”遗迹:南山公园位于长江南岸,与市区隔江相望,由黄山、汪山、袁山、蒋山、戴山五座山峰组成,其中黄山遗留有别墅群等多处陪都遗迹。园内山峦起伏,育有中外奇花异卉千余种,被称为“山城花冠”。园内还有传说中大禹娶妻和“三过其门而不入”的住家之地。
南温泉公园位于重庆市南郊,距市中心26公里,风光绮丽,景色宜人。相传在明代万历年间已成为游览处所。有南塘温泳、花溪碧流、仙女幽岩等12景点。其中“南塘温泳”的温泉,为弱碱性碳钙水质,常温38℃左右,有很好的医疗作用。“仙女幽岩”是一个深高30多米的神奇山洞,瑰丽的钟乳石美不胜收。
北温泉公园距市中心50公里,坐落在北碚区缙云山麓,园内多明、清建筑和石碑等历史文物。常温在30℃左右的石灰质温泉流贯全国,园内的温泉寺,始建于423年,明代重修庙宇。
山城夜景为重庆风光之最。入夜,登上市内的枇杷山公园和鹅岭公园,两江大桥似彩虹跨水,水中江轮如游蹁跹,环顾全市,火树银花,千簇万垂,层层叠叠,倒映水中,毗连天际,犹如水上浮宫。
重庆盛产柑桔、茶叶、中药材、榨菜、天府花生等,其中以柑桔中的脐橙、血橙、鹅蛋桔;茶叶中的重庆沱茶、巴山银芽;中药材中的天麻、川贝母、虫草、杜仲、黄莲、银耳等久负盛名。重庆的漆器、北碚的玻璃器皿、荣昌的陶器等也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重庆各种名川菜和名特小吃久负盛名。抗战期间,重庆成为“陪都”,大批官商云集,各地的名特风味也随之涌进,重庆菜品小吃得以兼收并蓄,广纳精英,形成四五百个品种,十多个大类。经发展和竞争,颇得食客们赞赏的有名小吃就有百余种,如丘二馆、丘三馆的炖鸡汁、四象村豆皮、粤香村的牛肉三名汤、一四一的毛肚火锅、三六九的四喜汤元以及五大名鸭:王鸭子、熊鸭子、刘鸭子、李鸭子、白市驿板鸭等。最为著名的要算是遍及重庆的红油火锅,其特点是麻、辣、鲜、脆、嫩,可烫吃数十种荤素时鲜菜品。
万县市在长江三峡西段,跨大巴山、巫山、七曜山,地处三峡库区腹地,举世闻名的大、小三峡均在其中。万县市原为四川省地级市,1997年设立重庆直辖市后,划归重庆市,全市总面积29485平方公里,总人口 830万。
万县市历史悠久,名人荟萃。因“万川毕汇,万商毕集”而得名,明代起始称万县。万县这块土地曾经养育了许多历史名人:如巴蔓子、严颜、甘宁、薛子正、彭咏梧、刘伯承、林铁、秦良立等历代名将和民族英雄。刘诗白、马识途、何其芳、刘淑芳等天赋学子也出生在这里。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黄庭坚、郭沫若等大诗人曾在这里吟咏畅怀。
历史上的万县市也曾辉煌一时,早在1902年就成为对外商埠。其丰富的桐油、坐丝、猪鬃、山羊板皮等资源曾吸引30多家外国洋行,万县也藉此成为四川第三大重镇,与成渝齐名。解放后,万县市着力资源开发,现已初步形成了以食品、纺织、丝绸、化工、建材、机械、煤炭、电力、冶金、皮革、烟草、制盐、造纸为主体共30多个行业大类的工业体系。万县市资源丰富,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玉米、红苕和洋芋等五大类,农副产品有桐油、生漆、柑桔、蚕茧、茶叶、中药材、乌桕籽、生猪等。全市矿产丰富,矿种多,分布广,现已探明的有38种,包括岩盐、铁、锰、钡、石灰石等重要矿藏。
万县市山奇水秀,名胜古迹众多。闻名于世的长江三峡,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其中瞿塘峡、巫峡均在万县市境内。长江三峡第一峡——瞿塘峡,是三峡中最短的一峡,也是最险峻的一峡。两岸的赤甲山、白盐山高达1000余米。它总汇蜀水,气吞万里,水流湍急,浪飞涛涌,其两岸峭壁高350 余米,几欲耸入云端。巫峡,以幽深秀丽著称于世。从巫山县的大宁河到巴东的官渡门,逶迤连绵20余公里。两岸群峰如屏,岩壑深幽,层峦叠嶂,长江在其间迂回曲折。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大宁河小三峡、马渡河小小三峡更是山奇雄,峰奇秀,水奇清,滩奇险。加上古栈道之谜、岩棺之谜、野人之谜,神妙莫测;著名的双溪溶洞、盐井沟龙洞、仙女洞、观音洞等自然溶洞,石乳石笋,瀑布飞泉,千姿百态;世界最大的奉节小寨天坑和地缝奇貌,风光奇特,蔚为壮观。此外还有名胜旅游佳地佛教名刹梁平双桂堂、历史名邑奉节白帝城、巴蜀胜景云阳张飞庙、江上明珠忠县石宝寨等。
涪陵,滨长江、扼乌江、靠重庆、邻贵州,地处华中华西的地理结合部,因乌江古称涪水,巴国先王多葬于此而于汉代得名。
早在4000多年前,先民们就在这片土地上聚居、繁衍生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王朝曾先后在这里设置亭、邑、县、镇、郡、州、市等建制,逐渐形成川东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巴蜀文化发源地之一。涪陵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贺龙、关向应、任弼时、王震等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都在这里开展过革命斗争。1935年,红军六军团和红二军团在涪陵、酋阳会师,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壮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