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丰富多彩的草原资源--牲畜的“粮仓”

时间:2022-05-04 归属:中国的草原

  草原是牲畜的“粮仓”。广阔无垠的草原为牲畜提供了食之不竭的饲用植物。所谓饲用植物,就是指各种牲畜所采食的草本植物(牧草)和木本植物(半灌木、灌木和小乔木)。它们的生态条件、形态特征和营养成分虽各有不同,但是,每一种植物都象一个自动化的“工厂”,能够不断制造出本种植物所特有的产品,供牲畜食用,这种生产是迄今人们所难于替代的。

  中国幅员辽阔,草原广大,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因而,不论是从东北的草甸草原到新疆的山地草原;还是从西南的青藏高寒草原到南方的亚热带草坡,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都有绿茸茸的牧草铺盖大地。中国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还培育出了许多优良的栽培牧草,使中国的牧草资源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草原饲用植物不仅数量多,种类丰富,而且这些牧草一般根系粗壮发达,枝叶繁茂,青嫩多汁,营养丰富。尤其可贵的是这些牧草生长力十分旺盛,再生力强,一般一年内都可放牧利用或刈割两次,只要合理利用并加以适当改良,确实是发展畜牧业用之不竭的粮仓。因此人们常说,我国的草原是牲畜的“摇篮”。

  构成中国草原植被的成分主要是禾本科、豆科、菊科、藜科和莎草科,这五大科牧草也是中国各类放牧牲畜主要的饲草来源。

1.适口性强的禾本科牧草

  全世界禾本科牧草共有500属,6 000余种,中国有190多属,1150种。它们适应性强,分布广,在中国各种类型的草原中都占有很大的比例,如在草甸草原的草层中占90%,在干草原中占70%,只是在荒漠草原的草层中才退居于菊科和藜科之后。

  禾本科牧草形态上的最大特点是有须根;茎呈圆筒形,并有明显的节;叶互生带状,叶脉平行。分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均为草本。富含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平均粗蛋白质含量为10.4%,粗脂肪2.9%,粗纤维素31.2%,无氮浸出物47.8%,灰分7.7%。

  禾本科牧草的营养物质虽然并不很高,但茎叶柔软,不易脱落,适口性和可食部分大大超过其它牧草。青饲或调制成干草,各种牲畜都喜食。主要有羊草、无芒雀麦、羊茅、芨芨草、老芒麦、披碱草、冰草、鹅观草、苇状羊茅、牛尾草、紫羊茅、草、鸭茅、黑麦草、赖草、碱茅、针茅、草、狗尾草、长芒草、苔草、白草、糙隐子草、画眉草和三芒草等等。

  羊草又名碱草,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北地区的西北部和内蒙古东北部草原,北方其他各省亦有。松嫩草原是羊草发育的中心,在优势群落中可占90%以上。目前,已有大面积的种植,但结实率很低,不到30%。羊草的根茎非常发达,多在地下4~20厘米处生长,分蘖节就在根茎上。根茎还能长出不定根,形成强大的须根系,源源不断地供给足够的养料和水分,以保证分蘖节生出新的枝条。

  羊草抗寒耐旱,耐践踏,再生力强;品质优良,适口性好。晒制好的干羊草气味芳香,耐贮藏,不仅催肥能力强,对高产奶牛的饲喂效果也极佳。例如在冬春季节,对三河牛不补饲任何精料,只要每天饲喂优质干羊草20~25公斤,即可保持产奶300天,牲畜的膘情亦可保持良好的状态。由于羊草的经济价值很高,故有“牧草中的细粮”之称。据分析,全株羊草的营养成分比例为:水分 99.4%,粗蛋白质 13.35%,粗脂肪 2.58%,粗纤维 37.57%,无氮浸出物 31.45%,灰分 5.11%。

  无芒雀麦又名无芒草,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均有分布,吉林省已有几十年的栽培历史。近年来,内蒙古、青海等省区也在进行大面积栽种。美国栽培的无芒雀麦的祖先,就是中国东北的野生种。无芒雀麦为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具有横向发育的根茎。株高 80~100厘米,基部有大量营养枝和丰富的嫩叶。亩产鲜草 300~650公斤,栽培草地亩产干草可达 500公斤。

  无芒雀麦适应性较强,较能抗旱、耐寒。在温度、雨量适中的地方生长最好。无芒雀麦最大的特点是耐碱、耐湿,对土壤要求不严,不论是肥沃的土壤或粘土,还是贫瘠的沙土和盐碱土,都能生长。无芒雀麦返青较早,晚秋还能生长,霜后仍保持青绿,因而放牧利用时间较长;又有较强的再生性和耐牧性,是建立人工割草场和放牧场的优良牧草。其抽穗期的营养成分比例为:粗蛋白质 11.50%,粗脂肪 3.01%,粗纤维 30.91%,无氧浸出物 48.11%,灰分 6.47%。

  羊茅又名酥油草,全世界约 80种,中国有 20种,广布于西北和西南诸省。羊茅是多年生密丛型禾草,株高 15~60厘米。耐旱性很强,也能耐寒,在山地、沙土、瘠土上均能生长。但主要生长在干草原和森林草原地带,萌发较早,可以早期放牧利用。

  羊茅具有优良的饲用价值,秆细、根出叶极茂盛,是牲畜的抓膘牧草,尤其对绵羊的肥育效果更好,故有“肥羊草”、“酥油草”之称。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上的牧民,把当地生长的羊茅和鸭茅等优良禾草叫做“奶疙瘩”,营养十分丰富。鲜羊茅的营养成分比例为:水分 69.36%,粗蛋白质 3.62%,粗脂肪 1.27%,粗纤维 9.41%,无氮浸出物 14.33%,灰分 2.01%。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草原资源 牲畜 粮仓
  • 上一篇:丰富多彩的草原资源--宝贵的“活财
  • 下一篇:丰富多彩的草原资源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