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区包括内蒙古、甘肃两省区的大部和宁夏的全部以及冀北、晋北和陕北草原地区,面积约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 30%左右。
高原是构成这一草原区的主要地貌特征,如阴山以北的内蒙古高原,贺兰山以东的鄂尔多斯高原以及陕西北部、甘肃东南部的黄土高原,它们大多被不同植被类型的草原所覆盖,海拔 1000~1500米。此外,还有部分山地、低山丘陵、平原和沙地等。
本区山地多为中、低山,主要有大兴安岭和阴山山地,高度一般不超过2 000米。由于这两条山脉纵横叠置,阻碍着东来的湿润气流向西侵入。因而本区东部受湿润气流的滋润,牧草茂密,加上河湖较多,成为水草丰美的草原;西部则干燥,蒸发强烈,只具有耐盐、耐旱的半灌木、灌木的生长条件。
本区的牲畜主要有牛、马、绵羊、山羊和骆驼等。地方优良品种以滩羊、中卫山羊最多,阿拉善的骆驼为全国之首。
内蒙古草原是本区的主体,从大兴安岭西坡向西南绵延直至合黎山和龙首山北麓,东西长达3 000多公里。东部和北部海拔600~1000米,西部和南部海拔1000~1500米,包括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乌兰察布草原和黄河南岸的鄂尔多斯草原以及西部的阿拉善荒漠草原。养育着4 000多万头(只)牲畜。从古代的匈奴、鲜卑、突厥、回纥、契丹,到现代的蒙古、达斡尔、鄂温克和鄂伦春等民族,世世代代都以这块草原为生,发展畜牧业经济。
内蒙古草原宽广辽阔,一望无际。除镶嵌在东部边缘和内部几条不高的山脉外,其余大多为“远看似岗阜,近看成平地”的波状起伏高原。在飞机上俯视,茫茫草原犹如烟波浩瀚的大海,绿浪翻滚,牛羊遍野。远在一千四五百年前,就有一首举世闻名的北齐《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便是对内蒙古大草原兴旺发达的描写。据考证,敕勒川指的就是阴山之南的草原地区。
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面积达3.7亿亩,水丰草茂,中外闻名。青嫩的羊草、披碱草、冰草和各种针茅相伴而生,紫苜蓿、线叶菊、野豌豆等遍地都是,低湿滩地上比人高的芨芨草连片生长。古诗云:“千里席萁草”,指的就是芨芨草滩。芨芨草古名席萁草,芨芨草滩是各种牲畜最理想的冬春营地。1964年朱德同志视察呼伦贝尔草原时,也曾留下了“夏草如茵望千里,马牛羊驼肥壮快”的美好词句。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的鄂尔多斯草原,面积约1亿亩。在历史上,这里曾是中国著名的水清草绿、景物宜人、牛羊繁盛的好地方。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述,上郡等地“畜牧为天下饶”。在1500多年前,大夏王赫连勃巡游到伊盟乌审旗南部时赞誉说:“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未有若斯之美”,意思是说他走过不少地方,却从未见过这样美好的地方。以后由于人类的频繁活动,牧地被大量开垦,兼之滥牧滥伐,破坏了地面植被,失去了生态平衡,引起高度沙化。由于土地贫瘠,干旱缺水,风沙又大,所以只生长了一些旱生性强的冷蒿、黄蒿、狭叶锦鸡儿和紫苑等。植被低矮稀疏,产草量和载畜能力都很低,有的地区已变成了“大漠风尘日色浑”,“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沙起无牛羊”的荒凉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