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地理教育的作用首先是提供了参加社会生活的重要活动场所。据全国部分大中城市对中小学生放学后至晚饭前课余生活的调查发现,这段时间学生作业和阅读课外书报的时间比例在下降,而参加各种形式的“玩”(游戏、文体活动、参观、游览等)的时间比例却达53—63%,今后还会增加。但他们苦于活动场所太少,不能好好地参加自已有兴趣的活动。社会地理教育的特点之一是重在社会实践,正好满足青少年的要求,使他们充沛的精力得到正常的利用,这有助于他们的成长发展和走向社会。
其次,社会地理教育是使青少年从家庭、学校为主走向以社会为主的社会化进程中的重要过渡环节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生活圈子必然逐步从家庭、学校和同学的范围扩大到社会。例如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人数会减少而接触社会的人数会增多,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电视、报刊)日益成为中学生接受社会文化信息的主渠道。社会地理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十分贴近,正好利用这个阵地帮助青少年完成以上的人生过渡。
其三,社会地理教育是联系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纽带和桥梁之一,有利于形成优化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合力。人的成长关键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以及这三者形成的综合环境的薰陶和影响。三者必须结合起来,互相补充、渗透,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以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从事社会地理教育的机构正好与学校、家庭和社会有密切的联系,处在三点的交汇处,可促进青少年课余受到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多内容和多方式的教育,促进其社会化进程。
(二)社会地理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全体公民而言,社会地理教育属终身教育的范畴。由于人类自始至终都离不开地理环境,人们必须时时地对它进行学习和了解。所以地理教育不能在人们从学校毕业的瞬间就被抛弃,而应贯穿于一切年龄阶段。这种学习决不会因年龄关系而变得没有益处,正相反,由于青少年时代的年龄和见识的局限,当时的地理教育往往会受到局部的制约而带有狭隘性。因而今天的社会地理教育便成为必不可少的了。它将伴随着人的一生而持续地进行。这正是为了满足个人和社会的永恒的要求所必需的。所以,这种终身教育也叫“永续教育”。早在1919年,英国关于成人教育的报告书中就有这样的认识:“成人教育乃是国家永远不可缺少的培养公民品性的必要条件,因而不仅人人应当受教,而且人人应当终身受教。”这种终身教育的基本特性在于:保障公共教育的教育机会,使人们的整个一生都能获得良好的成长和发展;重新设计和综合历来的教育,以便不仅为人们终身提供教育的机会,而且使处于各年龄段的人们能够在适当的时期和场合接受最适当的教育。
众所周知,人口、环境、能源、资源等已成为引起全球性关注的重大问题。人地关系始终是人与社会统一和发展的重要一环。这就使得社会地理教育显得尤为紧迫。60年代以后,由于经济的发展和技术革命的突飞猛进,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也发生了巨变。这些变化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①人口构成的变化;②家庭生活的变化;③城市化;④高学历化;⑤工业和信息化;⑥国际化。今后,这些变化还将不断地深化和加速。其中,有许多方面是与社会地理教育密切相关的。这也正是地理终身教育(社会地理教育)得以产生和存在的背景之一。也就是说,社会地理教育体现了社会对地理教育的要求。
二、社会地理教育的途径
由于地理教育内容的广泛性及其和人类生产、生活关系的密切性,地理教育往往会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并涉及到社会的许多部门。因此,地理教育不仅是全程性的终身教育,而且也是社会性的全民教育,这就构成了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地理教育系统。它们通常有如下的教育途径。
(一)校外教育机构的地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