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堂密度
指单位时间内完成一定的地理教学任务的程度。新知识多,密度就大。有的地理教师在解决课堂密度问题时,采取“快读快 写”教学方法和大剂量训练法, 教师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读完或做完规定的学习量。课量密度加大,随之 而来的问题就是要不断变换授课方法,目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课堂速度
是对教学量的规定的概念。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教学任务的量。包括新 知识的学习和旧知识的巩固。
(3)课堂难度
指教授者和学习者在教学时感到的表达、理解、运用等方面的难易程度。 它多属技术、方法、理解和理解水平方面的问题。
(4)重点度
是通过比较而确立的相对概括。它是指地理课堂内重要的和主要的教学内容 占全部教学内容比例的大小的程度。
(5)强度
指地理教师、学生双方在单位时间内,教授或学习一定难度和一定数量的教 学内容所引起的双方身心疲劳的程度。持久的高强度,有可能使教师传输教 学信号的能力减弱,同时使学生接受教学信号的能力衰减。
(6)激情度
指地理教师、学生双方共同沉浸在教学美中,融于情景交融的境界中,所激 起的双方情感的共鸣、情感振荡的程度。高激情度的出现,常标志着教学高 潮的到来。 教学节奏的高低、强弱规律变化,指以上六种可比成分按照“弱→强→ 弱”或“强→弱→强”多次循环,使教学跌宕有致、起伏自然。还可以穿插 进行“弱→渐弱→强”,或“强→渐弱→弱”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