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认知矫正法
认知矫正法与行为矫正法并不存在必然的矛盾,它们之间的区别只是前 者强调行为的心理状态而后者强调行为的外部表现。在课堂控制中,应把两 者结合运用。
第一,激发动机和兴趣,树立远大的人生志向。研究表明,动机和抱负 水平越高,则学习劲头越足,课堂行为问题就越少。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 机和兴趣,教师应为每个学生设立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由于学生的 基础、能力等的差异,他们对同一教学内容的反应差别很大,觉得太难或太 易的学生就会表现出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学习动机,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的 课堂行为问题。因此,教学内容应适合多数学生的发展水平,并逐渐养成学 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树立远大的人生志向。
第二,发展积极的控制点和自我控制模式。控制点是指人们对影响自己 生活与命运的那些力量的看法。学生的控制点有两种类型,即内部控制与外 部控制、具有内部控制特征的人认为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和活动的结果是由自 身的内部因素决定的;具有外部控制特征的人认为自己受命运和他人的摆 布,认为成功与否主要由外部因素决定。控制点作为一种强有力的人格特征, 主要通过影响学生的成就动机,影响学生对待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从而 影响学生的学习。与控制点密切相关的是归因理论,教育心理学家发现,学 生的不同的归因模式将产生不同的课堂行为。如果学生将成功归因于努力这 种可控的因素,他们就会信心百倍,并预期今后再次获胜;如果将失败归因 于如能力这种不可控的因素,则就会表现出冷漠、听任失败,导致师生关系 紧张和互不信任,进而产生课堂行为问题。
第三,教师应消除“恶魔效应”和不良的自我实现预言。与“晕轮效应” 相近,“恶魔效应”意指教师按学生的某种不良特征去任意地判断他的其它 方面的特征,认为有某种缺点的学生总是一无是处,在我国一般把这两种效 应统称为晕轮效应。教师这种片面评价学生的做法,常会引起学生的不满, 并最终导致课堂行为问题的发生。与此相似,教师的自我实现预言也会影响 学生的行为。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认为,自我实现预言是一种虚假的 信念,这种信念一旦表现出来就会引起一连串的事态,从而使原始的信念成 为真实的事情。例如,教师预言一个学生会成为班上的捣乱分子,并经常错 把他作为真正的捣乱分子加以对待,那么,教师的行为可以真的会使该生成 为捣乱分子。所以教师不应对学生抱有任何偏见,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 评价他、信任他,这样就能消除潜伏在课堂行为问题。 第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和自尊态度。自我概念意指个人对自 己的看法和评价,它与课堂行为的关系十分密切。例如,如果儿童把自己看 成失败者,或是教师的累赘,那么,这种学生产生行为问题的可能性就要比 其它学生大得多。因此,教师的职责之一就是通过使学生在适合自己能力的 水平上体验到学业成功的快乐,尽可能使学生形成积极的、通向成功的自我 概念。自尊是人人对自己的一种态度,是人格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同样对学 生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五,教师的自我显示应富有理性,易于学生所接受。认知矫正法的特 征之一是学生对自己学习环境的理解。如果他们认为环境是富有意义、具有 激励作用的,那么,就会做出于环境相一致的行为。反之亦然。由于教师是 学习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的自我显示必须易为学生所接受,有 效地吸引学生。为此,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对课堂控制充满信心;②认真教学和启发引导;③公平一致;④了解 学生;⑤密切注视课堂中发生的一切情况;⑥运用移情原理,多为学生着想。
(4)知识控制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体,知识的控制是重要 的。这包含三项内容:知识数量的控制、知识难度的控制和知识传输速度的 控制。 从迁移的心理活动看,集中注意于问题的主要矛盾,有助于形成知识迁 移。有的教师每节课只讲 20 分钟左右,但其效果很好,原因就在善于控制知 识量,突出主要问题,使学生很快形成知识迁移。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的难度略高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知识教学才 具有力量,这也是我们控制知识难度的准则。 知识传输速度的控制,最理想的情况是教师传输知识的速度与学生接受 知识的速度同步。要做到这一步,就必须及时从学生那里获得反馈信息,来 调节传输速度,以达到与学生接受速度同步。
(5)思维控制
学生的思维不够自觉,往往要加以控制,才能达到锻炼思维、发展思维 的目的。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广泛运用和发展各种性质的思维,培养优 良的思维品质。对一个数学概念、思维、方法的真正领会和理解,教师应该 “多题一解”来控制学生的思维,使其进一步演化。 “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思维的发展,在任何时候都有一个 “最近发展区”。这个“最近发展区”比学生的思维水平略为超前。因此, 教师对学生思维的控制,应该使学生处于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中,促使学 生的思维向更高的层次发展。由于学生思维的不自觉性,要达到上述目的, 教师必须事先设计各种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问题情境,还必须将学生的思 维导入问题情境中进行探索,并控制好探索的深度。